疫情背景下线上教学改革的研究与实践-成果报告
日期:2022-01-10 11:06:58  发布人:邢丹丹  作者: 

教学成果总结报告

疫情背景下线上教学改革的研究与实践

摘要: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线上教学模式成为了主流发展方向,在“停课不停学”号召下,河南省通过线上教学完成了教学目标,目前全国已恢复正常教学秩序,但线上教学的优势不可替代,成为了线上教学的补充手段,线上教学会成为一种趋势,为了充分发挥线上教学的优势,本项目分析了我院线上教学的现状,具体实施过程中遇到的问题,针对这些问题提出了以思政育人提升教学效果、丰富教学手段、主动化参与、创建在线精品课程、引入三线四级教学管理模式等相应的应对措施和对策,提出了建设性意见,为线上教学的长远发展奠定基础,也为今后实施稳定、有序、高效的线上及线上线下深度融合的教学模式提供一定借鉴。

关键词:线上教学;疫情;研究与实践

0前言

2020年年初,新冠肺炎疫情肆虐全球,正常的线下教学受到了阻碍,学生们无法回到校园,为了使学习不间断,河南省教育厅发布《关于做好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防控期间网上教学工作的指导意见》,借助于互联网手段和电视点播形式实施线上教学,在线授课、在线答疑、在线讨论所有教学活动在线上完成,各学校积极响应教育厅号召,第一时间制定了线上教学实施方案,弥补了不能到校上课的问题,推动了线上教学的实施。但实施线上教学的效果参差不齐,也出现了一头热一头凉的问题,由于老师无法实时监控学生,学生自主性差,导致线上教学效果不佳,如何充分发挥线上教学的优势,使线上教学的资源得到充分利用,真正让在线教学发挥作用,高质量地完成教学目标和教学过程,是本文关注的热点问题。

1.线上教学存在的问题

2.1线上教学资源不完备

线上教学是一种教学手段,要体现教师的“引导性”和学生的“自主性”,分组讨论、互动设计都要建立在丰富的课程资源基础上,虽然各高校引进了中国大学慕课、超星、智慧树、学银在线等不同的网络资源,但与教学内容的匹配度不是很高,要找出与课程完全符合的资源比较困难,教学内容由教学大纲决定,而大纲由人才培养方案决定,每个高校的性质不同,人才培养方案的侧重点也不同,所以线上教学资源只能零零散散地利用,而开发自己的课程资源需要大量的精力和时间,当突发疫情时显得力不从心,不可能在短时间内开发出高质量的课程包,所以当学生利用网络资源自学时,只能采取拼凑的方式,这种有效资源的局限性就造成了学生自主性地下降。

2.2 学生积极性降低,参与度低

线上教学过程不受地理范围的限制,空间性随意,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无法实时监控学生,学生的学习状态不能被教师捕捉到,虽然在网络允许情况下可以开启视频,但教师的重点是授课,而不是盯着屏幕查看学生实时状态,所以学生真实的状态成为了上课中的“盲区”,造成了“一头热一头冷”现象,通过老师与学生的互动可以看出,整体参与度不高,互动性不强,大学分学生沉默不语,不能跟着老师思路走,甚至出现“手机在,人走丢”情况,当老师准备充分,热情讲课时,只留下学生的手机在听课,长此以往,教师的热情会大打折扣,教与学是相互促进关系,所以学生的听课需要自主性和自律性,积极主动参与到课堂中,形成师生互动才能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2.3缺少“互联网+课程”教学方法探索

线上教学要借势于互联网,借助于网络资源,而大部分教师只是把线下教学的授课方式转移到了线上,简单地说就是换了场地,仍然采用“灌输式”教学,还是采用播放课件,没有研讨没有答疑,严重影响了教学效果,缺少了课堂互动和质量监测,学生的听课效果一路下滑,没有充分利用互联网资源,没有充分融合信息技术手段,课堂不活跃,枯燥无味,学生也容易跑神,更容易造成“留下手机不见人”,甚至一名优秀老师在互联网面前显得无能为力,原因是没有充分探讨在互联网模式下如何发挥教学的最大效能,缺少情感交流,教学效果不能直观地表达出来。

3.线上教学改革的研究与实践

3.1以思政育人提升线上教学效果

线上教学由于无法实时监测,在线听课效果差,很大一部分原因在于学生思想认识不到位,在互联网课程中融入思政元素主要是强化学生的责任心和使命担当,将这种精神运用到自己的学业中,守好自己的责任田,不忘初心,牢记学业,通过思政教育使学生认清学习的目的,通过老师、课程、思政形成合力,齐心育人,发挥思政育人功能,同心同向,在整个教学体系中引领学生的学业,理论课和实践课要通过不同形式融入课程思政,理论课通过讲授,实践课通过操作,每门课程都有思政元素,每门课程都要有育人环节,知识传授与价值育人相统一,思政育人一定要与教学内容相契合,通过每节课每门课的不断传输达到提升育人效果的目标,使学生在思想上转变,才能提高听课率,进而提高在线教学的效果。牢记肩上责任,认真学习,跟随老师的步伐掌握每个知识点,弄通弄懂每个难点,清楚了责任就不会开小差,更不会出现“只见手机不见人”的情景,同时大学生思想正在蜕变期,把疫情当教材,疫情期间一个个抗疫英雄就是生动的教科书,教育学生在困难面前心有大爱,心中有国,肩上有责,有了这种使命感才能更好地学习,只有在思想上产生了火花,才能够驱使身体行动起来,课堂融入思政就是要产生这种共鸣,所以线上教学要不同程度不同节点地融入思政,增强课堂思政的广度和厚度,以思政引领专业,以专业引领重任,让广大学生明白大学该如何生活。

3.2 发挥团队精神,开发精品在线课程

虽然网络上各大平台都有课程资源,如中国大学慕课、超星、智慧树、学银在线等,但这些在线课程资源与本校学生所学内容契合度较低,并不完全适合学生使用,要找出与课程完全符合的资源比较困难,教学内容由教学大纲决定,而大纲由人才培养方案决定,所以开发在线课程资源迫在眉睫,由于在线课程开发周期长、难度大,如何在短时间内开发出高质量的课程资源至关重要,课程归属专业,应该按照专业的人才培养方案来设计,优先选择3门左右的专业核心课程,组建一个团队,将专业核心课程的重点难点章节开发成视频资源,发布到网站上,建立自己的课程资源不仅是疫情期间线上教学的需求,同时也是后疫情时代线下教学的完美补充,疫情终会过去,但知识永不过时,好的课程资源不仅可以供学生反复观看,还可持续不断让多个年级共同学习。

但开发在线课程需要创新性,只是把讲解的知识点录成视频,没有新意,是资源的一种浪费,不会引起学生的共鸣,“以书本为中心”、“机械式讲解”的在线课程不仅浪费物力财力,更是对学生的不负责任,要将专业、课程、思政、导向、任务糅合在一起,将在线资源作为教学创新的土壤,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为根本,多思考问题为主线,制定课程资源的理念和思想,将课程资源打造为精品在线课程,课程资源的内涵非常丰富,以学生为导向,以大纲为纲,以人才培养方案为本,以专业带头人为支撑,多类型、多层次教师组成教学团队,同时团队在制作在线资源时也是对专业课程的磨课过程,加深了教师对课程的理解,通过在线课程的制作提升教师的教学效果,提升在线学习能力,推动教与学的双重变革,把线上教学推向更深层次的系统性变革。

3.3 开发微视频、微动漫

在线课程一定要突出在线的特点,要充分利用“互联网+”的优势,微视频和微动漫是展现内容的不可或缺的形式,由于时间短、视觉感强,很受到学生的欢迎,将一节课的重要知识点制作成微视频,可融入多种元素,画图、软件制作、现场讲解、室外操作、实践练习都可以制作成微视频,老师可以在教室里利用黑板制作一个10分钟的视频,通过板书等形式直观显示,模拟课堂的微视频是翻转课堂的体现,能够吸引学生的兴趣,由于视频精悍短小,内容感强,学生可以很快接受视频信息,对后续知识的消化吸收很有帮助。微动漫特别适用于知识点的难点部分,由于难点理解起来相对困难,对知识点的把握不太准确,用动漫作成对话形式帮助理解课程的难点,针对某一教学内容或知识点,大小只有几十兆,录制成常见的视频格式,易于在网络上传播,这种微作品的教学内容般要求主题突出、指向明确、相对完整。它将系统的教学内容分割成以教学视频片段为主的教学资源,每个章可包含章节资源包,构成资源包的就是一个个主题鲜明、重点突出、内容紧凑、界面鲜明的微视频、微动漫,营造了一个真实的微教学资源环境"。这使得微课"资源具有视频教学案例的特征。

微视频的制作需要用心用情,视频的声音和图像对人的感官起到刺激的作用,吸引学生看下去的冲动,甚至可以用抖音平台录制1分钟的知识点,学生对微视频产生了兴趣,更对微视频的内容产生好感,甚至想把作业或疑惑也做成微视频回传给老师,彻底激发学生学习的热情,调动学生的兴趣,让微视频、微动漫发挥大作用,成为师生互动的桥梁。

3.4 创新教学手段和教学方法

除了把知识传递给每位学生,还要注意因材施教,对不同人群实施不同教法,互动式、分组式、讨论式、案例式、任务式等多种教学手段都要融入,要让课堂“活”起来,让学生“想”起来,让气氛“动”起来,让大脑“转”起来,教师作为引导者,学生才是主角,调动不起来学生学习的氛围,课程的效果就非常一般,为了避免学生“走丢”不在屏幕前的情况,互动显得格外重要,学生的自主学习和自主管理能力欠缺,没有教师监督情况下容易走神,对线上教学认识淡薄,难以适应时空分离模式的教学,所以加强和推动师生间的联系,对于操作性强的课程,可以分组讨论,每组一个主题一个任务,采用汇报式去检测自学效果,小组之间的打分和比赛会成为他们联动的平衡点,限时讨论、弹幕留言、随机提问可以使学生注意力高度集中,快速掌握知识点,老师只是气氛的调动者,学生只有变被动为主动,将个体融入集体中广泛参与,成为课堂的驾驭者和掌舵者,团体协作、发散思维,增加线上教学参与度,主动对问题进行反思,才能取得好的效果。为了达到这个效果,教师要与时俱进,掌握先进的教学理念,更新教学手段,对教学内容的设计要三思而后行,反思教学模式,有的放矢,因为线上教学弊端就是对学生无法监控,不知道学生是否真正参与课堂,学生在屏幕前的状态一无所知,另外网络的好坏对教学也是一个挑战,在这种不利情形下,丰富的教学手段能够带来意想不到的效果,教学设计是否灵活,是否体现了以学生为中心,是否以学生全面发展为培养目标,教学手段是否利用了信息化技术,只有将课堂从被动变主动,借助互联网技术,利用翻转课堂、微视频,使教学内容丰富化和立体化,使课堂变成智慧课堂、创新课堂。

3.5做好教学质量监测

长期的在线教学不但给学生,甚至给老师也带来了一定程度的焦虑和担忧,受平台、网络、心情的影响,老师慢慢出现了懈怠情绪,需要教学质量监测、教务处、督导办加大顶层设计,制定完整的线上教学方案,及时发布优秀的教学案例供全校观摩学习,同时教务管理人员和教学质量监测人员要随机进入在线课堂,对教学效果进行监督,了解学生的出勤率和听课率,提出合理化的建议和整改方案,开拓思路,达到互相促进、共同学习的目的,避免闭门造车。教学质量监测要发挥其监测功能,对院系的教学效果了如指掌,将教学效果一般的老师反馈给督导办或二级学院,多部门协调配合将全校整体的教学质量推上一个新的台阶。

3.6利用好信息员队伍

教学质量管理人员和教务管理人员无法对所有班级完成教学质量监测,但每个班级都有学生信息员,学生信息员属于教学质量监测的一部分,将每节课的老师授课质量和学生听课质量进行一一反馈,登记在教学信息日志表中,信息日志表是教学质量的纸质体现,等级分为“优秀、良好、一般、差”,对每位老师的上课情况填写在对应的等级中,将发现的问题和优点都要一一列出,形成日报表、周报表和月报表,连续三次以上教学质量被评为“一般”的人员可进行听课、约谈、整改等措施加以解决,只要有一次被评为“差”的人员,院级督导和校级督导同时进入在线课堂进行听课,只有对教学效果进行督促,才能反过来促使老师提高教学质量,充分发挥学生信息员队伍,切实推动教学质量。

3.7实行分层式教学

每个班级学情不同,每个学生学习能力不同,新时代高等教育更应突出学生的个性发展和兴趣导向,在线教学的分组讨论可以达到很好的分层效果,不管是理论课还是实践课,对某一个观点的看法每个学生皆不相同,这依赖于自身的知识体系和价值观,教师要提前对一个班的班风和学风进行了解,对每个学生的兴趣点和关注点进行比较,在讲授一个知识点时多设置讨论和互动环节,根据学生的接受程度和理解程度设计不同的教学情境,每节课的重难点要依据学生程度分层设计,甚至一个知识点设计出不同的难度系数,重在让学生消化和吸收,同时线上教学不一定按照知识点编排顺序讲解,以模块为切入点,以兴趣为导向,灵活设计内容,创新教学手段,使学生“主动”起来,使学生参与进来,让知识点在互动中学,在讨论中学,在快乐中学。

4.结语

目前各高校的线上教学都存在或多或少的问题,设备老化、缺乏课程资源、信息技术掌握不熟练、学生自主性差、教学方法和手段单一等问题造成了教学质量不高、效果一般,但特殊时期的线上教学也问我们积累了一定经验和素材,也看到了线上教学的意义和重要性。要充分发挥互联网优势,老师要学会和适应在信息社会的生存能力,掌握多种教学方法,把互联网变成工具,嵌入到自己的教学设计中,可以用微视频、微动漫制作一个个教学单元视频。将思政元素融入课堂,让学生清楚自己的责任和使命,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起到引领。以教研室为单位开发在线课程资源,举办云教研活动。实行教学质量监测多级监管,发挥学生信息员队伍作用,全方位、多层次提高教学效果。积极转变教育教学观念、创新教学模式,总结经验,强化交流,持续丰富和固化教学改革成果,最大限度提升学校线上教学质量,为实现教学目标、人才培养目标保驾护航,促进教育教学改革和创新。

 

核发:邢丹丹 收藏本页
  • 上一篇:没有了
  • 下一篇:没有了
分享到
相关链接